品令 · 咏雪梅

潇洒林塘暮。正迤逦、香风度。一番天气,又添作琼枝玉树。粉蝶无踪,疑在落花深处。
深沉庭院,也卷起、重帘否。十分春色,依约见了,水村竹坞。怎向江南,更说杏花烟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品令·咏雪梅》是南宋著名词人陈亮于公元1186年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其对抗金立场的坚定信仰和深沉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

  • 词作原文
    潇洒林塘暮。正迤逦、香风度。一番天气,又添作琼枝玉树。粉蝶无踪,疑在落花深处。深沈庭院,也卷起、重帘否。十分春色,依约见了,水村竹坞。怎向江南,更说杏花烟雨。

  • 词作译文
    在这暮色沉沉、林间小路上飘来的香气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一阵风吹过,带来了新的气息,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春天增添了更多的美丽。粉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的身影似乎在落花之中穿梭。庭院深深,是否已经卷起了重重帘幕?我几乎可以看见这一片春天的景色,它在水边的村落和竹林之间若隐若现。然而,在江南,人们却更倾向于谈论那如烟似雨的杏花美景。

  • 词作鉴赏
    《品令·咏雪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陈亮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它也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世界。在宋金对峙的时代背景下,陈亮坚持抗金立场,因此他的作品中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品令·咏雪梅》不仅是一首艺术成就极高的词作,也是了解陈亮及其时代背景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在现代社会中汲取灵感,发扬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