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交歌

莫言青松青,有时亦摧折。
莫言圆月明,有时亦亏缺。
莫逆论心素,刎颈定交结。
年发未及衰,交情已消歇。
俄因竞分寸,忽尔成楚越。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识欲松枯及月亏,请看陈馀与张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慎交歌”是宋代诗人释智圆的作品。释智圆的这首《慎交歌》以其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比喻,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这首诗中,释智圆通过青松和明月的比喻,表达了友谊的脆弱性和变化无常。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相关介绍:

  1. 原文:青松青,有时亦摧折;圆月明,有时亦亏缺。
  2. 译文及注释:莫言青松青,有时亦摧折。莫言圆月明,有时亦亏缺。莫逆论心素,刎颈定交结。年发未及衰,交情已消歇。俄因竞分寸,忽尔成楚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识欲松枯及月亏,请看陈馀与张耳。
  3. 作品赏析:在《慎交歌》中,释智圆通过对青松和明月的变化进行描写,寓意了朋友关系的脆弱性及其易逝性。他用青松的枯萎和明月的缺损来象征朋友之间可能出现的裂痕或矛盾。
  4. 写作背景:释智圆创作此诗的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它可能创作于宋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多变,因此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友情稳定性的深刻思考。
  5. 文化意义:《慎交歌》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友情深刻的理解,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诗中的许多成语和比喻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友情、亲情和人际关系中稳定性的珍贵资源。

《慎交歌》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哲思的诗歌,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人友情观的重要文献。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他们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