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章画像记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公在梁以智勇闻,梁、晋之争数百战,其为勇将多矣,而晋人独畏彦章。自乾化后,常与晋战,屡困庄宗于河上。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康定元年,予以节度郑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是时梁兵尽属段凝,京师羸兵不满数千,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以力寡败于中者;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公之攻德胜也,初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今国家罢兵四十年,一旦元昊反,败军杀将,连四五年,而攻守之计至今未决。予尝独持用奇取胜之议,而叹连将屡失其机。时人闻予说者,或笑以为狂,或忽若不闻,虽予亦惑,不能自信。及读公家传,至于德胜之捷,乃知古之名将必出于奇,然后能胜。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奇在速,速在果,此天下伟男子之所为,非拘牵常算之士可到也。每读其传,未尝不想见其人。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岁久磨灭,隐隐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欧阳修并未创作《王彦章画像记》《王彦章画像记》是北宋时期的作品,而欧阳修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

《王彦章画像记》一文是欧阳修在庆历三年创作的散文。当时宋朝边境受到西夏侵扰,战事连连失败,迫切需要良谋勇将。这篇散文通过叙述王彦章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敬仰和怀念。文章先概述了王彦章的生平经历,再通过对比其他将领来突出王彦章的英勇忠义。接着,文章通过对王彦章画像的描述,引出对其忠诚勇敢的赞叹。最后,文章以感慨收尾,表达了对王彦章不朽节烈精神的崇敬。

《王彦章画像记》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北宋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以及当时的文学艺术成就。同时,这篇文章也体现了作者欧阳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叙事能力。

欧阳修并未创作《王彦章画像记》,而该作品是北宋文学家所作。通过对《王彦章画像记》的介绍,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还能够欣赏到欧阳修作为文学家的卓越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