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朱注:大匠,工师也。规矩,匠之法也。此章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曲艺且然,况圣人之道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是明代学者王阳明(王守仁)对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注解。这本书不仅涵盖了朱熹的注释,还加入了王阳明自己的理解,使得《孟子》的文本更加丰富和深刻。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时期流行的儒家经典解读之一,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了《大学》、《中庸》和《论语》三部儒家经典。而孟子作为《四书》中的一部,虽然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有涉及,但朱熹的注释并没有深入探讨孟子的思想和哲学。

王阳明则不同,他是一位杰出的儒学思想家,他的《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不仅提供了朱熹注解的详细解释,还增加了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尤其是关于心学和知行合一的理念。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孟子及其思想简介:介绍了孟子的生平、成就以及主要思想,特别是他的性善论和仁义思想。

  2. 四端与四德:阐释了“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与“四德”(仁、义、礼、智)的关系,并讨论了这些概念在儒家伦理体系中的重要性。

  3. 天命与人性:讨论了天命的概念,即宇宙万物皆有其固有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人性的本善。

  4. 君子之道:分析了君子的理想品质和行为准则,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外在行为的一致性。

  5. 政治与治理:探讨了如何通过道德和仁爱来实现政治理想,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国家的方法和政策。

这部著作不仅是对《孟子》的深入研究,也是对整个儒学体系的一次重要补充,为后来的儒学发展和政治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