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飞来双属玉。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雪转寒芦花蔌蔌,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过尽碧湾三十六,扁舟只在滩头宿。
蝶恋花 · 行湘阴
介绍
《蝶恋花·行湘阴》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一首词,创作于其任湖南提点刑狱时。该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感慨与孤独。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作者简介: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生于四川简州(今属四川)。他是宋朝著名的词人,与苏轼齐名。张孝祥的词作豪放爽朗,与苏轼风格相近,他的作品深受后世赞誉,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诗词原文:
漠漠飞来双属玉。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雪转寒芦花蔌蔌,晚风细起波纹縠。落日闲云归意促。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过尽碧湾三十六,扁舟只在滩头宿。词句解析:《蝶恋花·行湘阴》中,“漠漠飞来双属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自然的清新;“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更是将秋天的景色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环境中。
文化影响:张孝祥的这首《蝶恋花·行湘阴》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情怀。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同时,通过对家乡的描写,张孝祥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跨越千年的乡愁。
《蝶恋花·行湘阴》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词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追寻心中的那份美好和对远方的向往。
注解
屬玉:水鸟名,即鸀鳿(zhú yù),亦称「山乌」、「赤嘴鸟」、「红嘴山鸦」,全身乌羽有泽,尾、翼有绿泽,嘴鲜红,脚淡红。常结群高飞,鸣声响。亦称「赤嘴鸟」、「红嘴山鸦」。《康熙字典》:「鸀,《尔雅·释鸟》:『鸀,山乌。』郭注:『似乌而小,赤觜,穴乳。出西方。』……《广韵》:『鸀鳿鸟。』陈藏器曰:『鸀鳿,状如鸭而大,长项,赤目,斑觜,毛觜绀色。一名「鸑鷟(yuè zhuó)」。』《本草》:『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盖鸀鳿乃鸑鷟声转耳。』……鳿,《玉篇》:『鸀鳿,鸟名。』郭璞曰:『鸀鳿似鸭而大。』」唐·李垂後 《听蜀道士琴歌》:「朝雉飞,双鹤离,属玉夜啼独鶩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