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人

幽居倚翠峦,尘事不相干。
天地醉来小,琴棋静里欢。
雨苔春径绿,风竹夜窗寒。
若问长生术,金炉有宝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华山人》是宋代诗人陈襄所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信息与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陈襄,字述古,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歌的独到见解而著称,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是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绘金华山的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闲适心情。通过对金华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远离尘嚣的生活理想。
  1. 诗歌原文与注释
  • 诗歌原文:《金华山人》是一首七言律诗,全文如下:
幽居倚翠峦,尘事不相干。  
天地醉来小,琴棋静里欢。  
雨苔春径绿,风竹夜窗寒。  
若问长生术,金炉有宝丹。  
  • 注释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四句诗,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世界。诗人以“幽居”开篇,描绘了自己隐居于金华山的情景。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展现了金华山的自然景观和隐者的闲适生活,如“雨苔”、“春径”等意象,都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养生之道的思考和追求。
  1. 诗歌鉴赏与评析
  • 艺术特色:《金华山人》的诗风清新脱俗,用词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能够生动地传达出金华山的秀美及其带给诗人的独特感受。尤其是结尾的“若问长生术,金炉有宝丹”,不仅呼应了开头的“隐逸”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向往。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表达。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1. 文化影响与价值传承
  • 国学影响:《金华山人》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宋代诗歌的艺术形式,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生活哲学。
  • 文化传承: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也体现了他们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这种追求和感悟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金华山人》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及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金华山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还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