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

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流民》是宋代诗人晁补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并非长篇小说。该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农民离乡背井的惨状,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渴望。

《流民》这首诗通过对流民形象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农民在社会动荡时期的生活困境。诗中的流民们提着瓦釜荆篮,居住在道边,生活简陋却充满希望。他们的劳作场景,如捡青荚以充饥,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

晁补之作为一位宋代的文人,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绘,更包含了深沉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他的这种表现手法,使得《流民》不仅具有了艺术价值,还具有了历史研究的意义。通过这些诗句,后人能够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流民》作为一首诗,虽然不是长篇小说,但它以独特的文学形式,真实地记录了流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对人性深刻的挖掘,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注解

沈郎钱:指榆荚。榆未生葉时,枝间先生榆荚,形似晋沈充 所铸之钱,故称。俗亦称榆钱。 《晋书·食货志》:「吴兴沈充又铸小钱,谓之沈郎钱。」 唐 王建 《故梁园公主池亭》诗:「素柰花开西子面,緑榆枝散沈郎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