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王尚书应麟

寒风吹鬓影,客泪湿衣尘。
千里见积水,满城无故人。
船歌瓯雪尽,剑舞越花薪。
独忆丝纶老,相从话所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王尚书应麟》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风中的萧瑟景象、客泪沾衣的凄凉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无奈感慨。下面将深入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姓名与时代: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他出生于宋建宁浦城,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在元兵南下时期,文天祥开府延平,谢翱曾投之为咨议参军,参与抗元斗争,后脱身隐居于浙东一带。
  1. 诗句原文
  • 寒风吹鬓影:寒风凛冽,吹拂到诗人的白发,使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
  • 客泪湿衣尘:旅途中,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泪水滴落在衣物上,化作了尘土。
  • 千里见积水:千里之外,洪水泛滥,满城都是被洪水淹没的痕迹。
  • 满城无故人:在这荒凉的场景中,诗人感叹城中无人,只剩下自己一人。
  • 船歌瓯雪尽:船只上,歌声与飘落的雪花交织,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 剑舞越花薪:剑舞在空中舞动,如同越地的花一般绚烂。
  • 独忆丝纶老:诗人独自回忆着往日的恩师,心中充满了敬仰和怀念。
  • 相从话所亲:曾经一起共事的人都已离世,只能在梦中相见,诉说心中的所思所念。
  1. 艺术手法
  • 五言律诗形式:《呈王尚书应麟》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整齐的结构使得诗歌的节奏感更强,更易于表达深沉的情感。
  • 意象的运用:诗中的“寒风”、“积雪”、“洪水”、“剑舞”等意象,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
  • 情感的渲染: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悲伤和对过去的怀念。
  1. 历史背景
  • 元兵南下:元朝军队南下攻宋,导致国难当头,社会动荡不安。这一背景下,诗人的生活遭遇了极大的变故。
  • 宋亡:宋朝最终灭亡,诗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 个人遭遇:谢翱曾在文天祥麾下效力,但后来因局势变化而不得不逃离。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
  1. 主题思想
  • 怀古伤今:诗人通过描绘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萧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悲伤。
  • 英雄情怀:虽然身处乱世,诗人依然怀有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英雄情怀。
  • 友情记忆:诗中还流露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

《呈王尚书应麟》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那个时代的缩影。在当今时代,人们仍可以从中汲取力量,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珍视友情和爱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