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 · 木犀

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直待秋风,香比馀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吹动珑璁,恰似瑶台月下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丑奴儿·木犀》是宋代著名诗人李纲创作的一首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的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本人祖籍福建邵武。《丑奴儿·木犀》的创作背景与李纲的生平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当时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1. 诗词原文
  • 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
  • 香比余花分外浓。
  • 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
  • 恰似瑶台月下逢。
  1. 诗词解读
  • 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坚持和执着,不随波逐流,而是等待时机,直至成熟。
  • 香比余花分外浓:通过对比其他花朵,突出了木犀的香气之独特与浓烈。
  • 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描绘了人物的美丽与优雅,同时“珑璁”一词也增添了文学的色彩和想象空间。
  • 恰似瑶台月下逢:将木犀比作瑶台上的月色,暗示了一种超然脱俗的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 艺术特点
  • 意象丰富:诗词中运用了“秋”、“风”、“月”、“玉”等多重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 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 语言优美: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律,展现了宋代诗词的语言魅力。
  1. 创作背景
  • 政治背景:李纲在宋金战争中担任要职,其诗歌多反映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 个人经历:李纲的家族历史和他本人的成长经历,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个人烙印和时代意义。

《丑奴儿·木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作,也是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对于读者来说,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