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渐入龙香被,夜寒微涩宫壶水。滴滴是愁声,声声滴到明。
梦魂随雁去,飞到颦眉处。雁已过西楼,又还和梦愁。
菩萨蛮 · 霜风渐入龙香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霜风渐入龙香被》是南宋词人周密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体现了周密在艺术上的成就,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下面将对这首词及其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介绍: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祖籍济南,南渡后居湖州弁山。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著有《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和《齐东野语》等作品,其中《草窗词》更是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周密的创作涵盖了诗词、小说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其词作尤其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作品原文:《菩萨蛮·霜风渐入龙香被》中“霜风渐入龙香被。夜寒微涩宫壶水。滴滴是愁声。声声滴到明。”。
词作赏析: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与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忧愁。首句“霜风渐入龙香被”描绘了一幅冷清而幽静的画面,为全词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夜寒微涩宫壶水。滴滴是愁声”,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寂寞的感受,夜深人静时,点点滴滴的露珠似乎都是自己的忧愁,直到天明也未能停歇。最后两句“梦魂随雁去。雁已过西楼。又还和梦愁”则以梦幻般的笔触,描述了梦中的情景,以及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愁绪,令人回味无穷。
文化背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势衰微,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感受到了深深的忧虑和压力。这种时代背景下,周密的词作往往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霜风渐入龙香被》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产生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周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
《菩萨蛮·霜风渐入龙香被》是周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及其创作背景的解读,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词人的文学成就,也能够感受到那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