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蚊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范仲淹的《咏蚊》

范仲淹,北宋时期的伟大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不仅是《岳阳楼记》中的杰出作者,也是《咏蚊》这首诗的作者。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9年,当时正值范仲淹在朝为官,但因直言进谏,多次受到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蚊子为主题,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讽刺之情。

《咏蚊》,这首古体诗,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范仲淹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这句诗描绘了蚊子的生活状态,既富有哲理又充满了生活气息。它不仅仅是对蚊子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隐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而“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无力感。尽管身处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选择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他的豁达和坚韧,也使他的作品更加深刻和动人。

《咏蚊》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范仲淹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