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缑山路,华光满翠微。
怜君持郤桂,归去著莱衣。
故国几人在,浮生万事非。
唯当拭病眼,看子九霄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春晚缑山路,华光满翠微。
怜君持郤桂,归去著莱衣。
故国几人在,浮生万事非。
唯当拭病眼,看子九霄飞。
《送郑先辈及第西归》并非徐铉所作,而是由刘攽所创作的宋代古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其未来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科举成功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
刘攽(1024年—1078年),字原甫,北宋诗人、散文家。他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创作上,其中尤以政论文章和赋著称。
刘攽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他在诗中往往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在《送郑五下第西归》中,刘攽通过描绘友人下第归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对其未来道路的期待。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科举制度和个人仕途的反思,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它也展示了刘攽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送郑先辈及第西归》是唐代著名诗人徐铉所作,而非刘攽。刘攽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