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绝句寄题毗陵驿

曾持使节驻毗陵,长与州人有旧情。
为向驿桥风月道,舍人髭鬓白千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绝句寄题毗陵驿》是一首唐代诗人徐铉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毗陵驿的深厚情感,以及岁月在官员发间留下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旧情的怀念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简介: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以擅长文辞和书法著称。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作上,还体现在对后辈文人的教诲和影响上。
  • 创作时间与地点: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它可能是在徐铉任使节驻留毗陵时所写,因此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色彩。
  1. 诗歌原文
    曾持使节驻毗陵,长与州人有旧情。为向驿桥风月道,舍人髭鬓白千茎。

  2. 诗歌赏析

  • 表达情感:首句“曾持使节驻毗陵”,描绘了诗人作为使节在毗陵(今江苏省高邮市)停留的场景,体现了他的职责和身份。第二句“长与州人有旧情”,则表达了诗人与当地百姓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可能源于长期的交往或共同的生活经历。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每句五言,节奏明快,便于读者快速把握其主旨和情感。诗人巧妙地使用了“驿桥风月”作为过渡场景,使得全诗既充满了生活气息,又不失文士的雅致。
  1. 主题思想
  • 通过对“舍人髭鬓白千茎”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主题思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无奈和感慨。

《又绝句寄题毗陵驿》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载体,它承载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唐代文化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