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清秋日 其五

古寺清秋日,含毫凭小楼。
雨微滋石藓,烟淡落霜楸。
紫燕休巢幕,苍鹰已下韝。
闲倾浮蚁酎,时典鹔鹴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寺清秋日其五是宋代文人文彦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古寺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下面将深入探讨该诗的艺术特色:

  1. 诗歌内容概述
  • 景色描绘:此诗以“古寺清秋日”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一个秋高气爽、寺院宁静的早晨。诗人首先描述了寺中的石藓被细雨微润,而烟雾则轻轻飘落至霜打后的楸树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
  • 动物变化:诗中还特别提到了鸟儿和鹰鸟的活动,紫燕不再筑巢,苍鹰也卸下了捕食的工具,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画面感。
  • 生活场景:诗人在小楼上凭栏远望,通过这些日常的生活片段来反衬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1. 艺术风格分析
  • 语言精炼: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每一个字词的选择都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景色的美丽,又不失诗意的深远。如“雨微滋石藓,烟淡落霜楸”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水墨画般的秋日景致。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描述了外在的自然景观,更多的是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从“闲倾浮蚁酎”到“时典鹔鹴裘”,诗人似乎在通过饮酒和穿着裘衣的行为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自我超然的境界。
  • 结构布局:诗歌的结构严谨,先从宏观上描绘出整个寺庙和周围环境的景象,然后再细致入微地描述局部的小景,形成了从整体到细节的完美过渡,使得整首诗既有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腻的情感。
  1. 主题思想探讨
  • 对自然的赞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四季变换中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心灵自由的一种追求。
  • 心境的抒发:诗中的许多意象,如“紫燕”“苍鹰”,象征着生命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借此来抒发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当下平静生活的珍视。
  • 哲理的思考: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生命、自然及宇宙的深层次思考,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哲学境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古寺清秋日·其五》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又充满哲思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