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弃国第十九

扈圣登黄阁,大将赴朝廷。
胡为入云雾,浩荡乘沧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相弃国第十九》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文天祥的作品

《将相弃国第十九》是文天祥在南宋灭亡前后,被元朝俘虏期间所作的诗作。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文天祥坚贞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意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将相弃国第十九》全诗共四句,原文如下:“扈圣登黄阁,大将赴朝廷。胡为入云雾,浩荡乘沧溟。”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无奈与迷茫。

  2. 诗歌赏析:文天祥的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历史的画面:文天祥扈从皇帝,受命前往朝廷,但为何要进入如云雾般模糊不清的困境中,他的内心充满了疑惑和无奈。这种表达不仅揭示了文天祥的个人情感和心理状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普遍遭遇,即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既希望为国家尽忠,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3. 创作背景: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考中状元并被授予官职。然而,他在任右丞相期间,因反对元朝的侵略,多次上书皇帝,主张抗元复国。不幸的是,在五坡岭兵败事件后,他被俘,并最终于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他的壮烈牺牲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将相弃国第十九》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见证。它深刻地揭示了文天祥的高尚人格和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