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书怀二首 其二

青云谢足下,流水暗门阑。
生计作诗苦,客愁行路难。
老惭鞍马晚,穷笑砚蟾寒。
岁暮馀松菊,留人仔细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灯下书怀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方一夔,字次云,号梅溪,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使他的诗词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诗词原文
    青云谢足下,流水暗门阑。
    生计作诗苦,客愁行路难。
    老惭鞍马晚,穷笑砚蟾寒。
    岁暮馀松菊,留人仔细看。

  3. 诗词翻译

  • 青云谢足下,流水暗门阑:形容人生旅途中遇到的艰难与挫折,如同流水般悄然无声,门阑也显得黯淡无光。
  • 生计作诗苦,客愁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在生计和生活中感到的艰辛,以及因漂泊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 老惭鞍马晚,穷笑砚蟾寒:形容自己年纪渐长,但仍未找到归宿,生活贫困,只能苦笑面对寒冷的砚台。
  • 岁暮馀松菊,留人仔细看: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生命的晚年能留下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如松菊。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人生的深深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索。
  1. 写作背景
  • 《灯下书怀二首 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许多文人都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和精神的困扰。方一夔作为一位文学家,也经历了类似的困境。
  •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生活困顿时期所作,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1. 文学价值
  • 《灯下书怀二首·其二》不仅是方一夔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
  •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灯下书怀二首·其二》是方一夔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所表达出的深沉情感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方一夔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