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兴

白藕花残暑气收,凭高更欲上层楼。
蒹葭淅沥水天晚,禾黍高低风雨秋。
鸡瓮豕零更佐使,狗屠狐叫或王侯。
世间万事祇如许,莫把闲愁枉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晚杂兴》是宋朝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诗词文作品,其中尤以诗歌著称,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 作品原文
    汀树犹青未著霜,垄间稗穗已先黄。
    放翁皓首归民籍,烂醉狂歌坐箦床。

  2.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远意境。
  • 情感真挚: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沉,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 艺术手法高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更强。例如,“汀树犹青未著霜”用“汀树”来比喻诗人心中的志向,而“垄间稗穗已先黄”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1. 创作背景
  • 创作动机:陆游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爱国诗人,其诗作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他一生笔耕不辍,致力于文学创作,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也是《秋晚杂兴》创作的一个重要背景。
  • 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怀。因此,《秋晚杂兴》中的诗句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作为南宋文人的代表之一,陆游的诗歌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体现。他的诗歌对于研究南宋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教育意义:陆游的诗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对后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学习陆游的诗歌,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秋晚杂兴》不仅展示了陆游独特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这部作品不仅是陆游个人的杰作,也是整个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热爱文学的朋友来说,深入了解《秋晚杂兴》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