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滕舜敷

七闽虽远地,王事有程期。
已试文无害,定知才不羁。
仙山观日处,云海落潮时。
会府多休暇,新诗倘见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滕舜敷》是唐代王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七闽虽远地,  
王事有程期。  
已试文无害,  
定知才不羁。  
仙山观日处,  
云海落潮时。  
会府多休暇,  
新诗傥见贻。  

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王珪(约987年—1035年),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舒城)。王珪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在朝中担任过要职。
  2. 诗歌原文
  • 七闽虽远地,
  • 王事有程期。
  • 已试文无害,
  • 定知才不羁。
  • 仙山观日处,
  • 云海落潮时。
  1. 诗歌鉴赏: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滕舜敷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通过对滕舜敷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2. 文化背景:在宋代文人的笔下,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蕴含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追求。王珪的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王珪的《送滕舜敷》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勉励的诗歌,也是研究宋代文人思想与艺术风貌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才华与情怀,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