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董澜溪二首 其二

嗜学尝忘味,说诗堪解颐。
竹林虽晚会,濠上独深知。
兰畹无留馥,凤巢空旧枝。
停云正愁望,横笛未休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董澜溪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王珪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怀念,还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和对友情的独特理解。

王珪作为宋代的诗人,通过其作品《挽董澜溪二首·其二》,表达了对友人深厚友谊的缅怀。其中,“嗜学尝忘味,说诗堪解颐”这两句诗反映了王珪与董澜溪在学问和诗歌上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情景。

王珪在诗中通过对竹林、濠水之畔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例如“竹林虽晚会,濠上独深知”这两句,暗示了董澜溪虽然晚年退隐,但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上依然独到深刻。这种表述既体现了董澜溪的个性,也展现了王珪对其人格魅力的赞赏。

王珪还通过对比“兰畹无留馥,凤巢空旧枝”来表现对故人离去的惋惜。这里的“兰畹”和“凤巢”不仅是自然景物,更象征着董澜溪的品格和过往的成就,而“旧枝”则暗示了他已不再是过去那个熟悉的人,这种描述增加了诗句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挽董澜溪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情怀念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反映文人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的作品。它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