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 其二

谁将画手分平远,几度曾窥雁鹜洲。
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
班趋规地来常晚,诗入笼纱思未休。
为惜主人林下意,暮钟沉阁尚应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二》是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诗的原文如下:
山高水深不知处,云断风轻未肯来。
坐看流年空自老,卧听寒涧夜猿哀。

首句“山高水深不知处”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这里的山峦叠嶂,水势汹涌,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次句“云断风轻未肯来”则是对首句的进一步展开。诗人用“云断风轻”来形容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期待和渴望。然而,当诗人真正想要接近自然时,却发现云层已经断裂,风已经停止,自然仿佛故意与诗人作对,不肯轻易让渡。这种情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失落。

第三句“坐看流年空自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人看来,自己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却无法抓住时间的脚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年龄一天天增长。这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意味。

最后一句“卧听寒涧夜猿哀”则是对前三句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诗人通过“卧听”一词,将自己置身于一个静谧的环境中,聆听着寒涧中夜猿的哀嚎。这种声音不仅给人以听觉上的震撼,更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共鸣。夜猿的哀嚎,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这首《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二》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