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

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闲。
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
尽日禅房挥玉麈,几时仙岭对冰颜。
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七律诗。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王珪,字叔明,号玉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苏轼并称“王苏”,他的诗作多表现出超凡脱俗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2. 作品原文及解析: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普净院避暑时的心境。王珪用“汩汩红尘倦往还”形容自己厌倦了尘世的纷扰,而偶尔来到这样的环境中,仿佛成了一位僧侣,找到了心灵的安宁。诗句“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闲适态度。通过长时间的禅房静坐,挥动玉麈(古代的一种手杖),似乎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诗的最后一句“几时仙岭对冰颜”,更是展现了作者对于达到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3. 作品的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却能传达出深远的意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王珪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其艺术魅力在于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超越尘嚣的平静与自在。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不仅展现了王珪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阅读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