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霙飞断九门深,日上扶桑海气沈。
初见云端浮紫阙,忽惊尘外列瑶林。
芝封诏墨春生润,绮结官钱夕带阴。
官职声名君自有,何妨更绝郢中吟。
和石昌言舍人酬王景彝学士雪霁有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石昌言舍人酬王景彝学士雪霁有怀》是隋代诗人王圭创作的一首古风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诗歌全文:
寒霙飞断九门深,日上扶桑海气沈。
初见云端浮紫阙,忽惊尘外列瑶林。
作者简介:
王圭,字子阳,隋唐之际的文学家、书法家,与王通并称“二王”,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象见长,其诗作常流露出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诗歌赏析:
首句“寒霙飞断九门深”描绘了一幅深冬时节,雪花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峻而又幽静的氛围。次句“日上扶桑海气沈”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东方,扶桑即太阳,这里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两句之间通过“寒”和“沉”这两个形容词的使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诗篇的层次感。艺术手法:
王圭在创作这首《和石昌言舍人酬王景彝学士雪霁有怀》时,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例如:“初见云端浮紫阙,忽惊尘外列瑶林。”这句中的“初见”和“忽惊”两个动词的使用,使得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从寒冷中苏醒,又突然被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惊艳的场景。此外,整首诗采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文化意义:
《和石昌言舍人酬王景彝学士雪霁有怀》不仅展现了王圭高超的艺术造诣,还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这种情感的抒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和石昌言舍人酬王景彝学士雪霁有怀》不仅是一首充满韵味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文人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的重要作品。王珪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