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

锦江回日应迢递,闻道秋来已到城。
南省深沉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
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
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是宋代诗人王珪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锦江回日应迢递,闻道秋来已到城。南省深沈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是宋朝王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遵循古代汉语的平仄规则。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及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

  2. 作品鉴赏:诗中的“锦江回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江面上的波浪随着太阳的落去而渐行渐远。“南省深沈春又锁”则通过“南省”暗指朝廷,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被重重的忧愁所束缚,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压抑。“东楼怅望雨中情”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雨中的东楼显得更加凄迷,增添了几分愁绪。“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两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鲜明的画面。“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3. 作者简介:王珪,字元振,号东原,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便有文名,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如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等。王珪在政治生涯中,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因此多次遭到排挤和打压。然而,他的才华和坚持最终使他成为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

《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不仅是王珪个人情感表达的载体,更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面对困境时那份执着的追求和深深的思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