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仪饮茶

北焙和香饮最真,绿芽未雨带旗新。
煎须卧石无尘客,摘是临溪欲晓人。
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贡先春。
清风未到蓬莱路,且把吟瓯伴醉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公仪饮茶》是宋代诗人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王珪,字禹玉,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与宰相。他的生平跨越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个朝代,历经三朝的政治生涯。在官场上,王珪以其清廉的名声和深厚的文学才华著称。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也反映了其个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取向。王珪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个人奋斗,但他的作品却以其深刻的意境和优美的文字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2. 诗歌原文及解析

  • 诗中的“北焙和香饮最真”表达了茶的品质之高,仿佛从北边的高山采摘而来,经过精心烘焙而成,香气纯正。这不仅仅是对茶叶本身的赞美,也象征着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 “绿芽未雨带旗新”描绘了春天初生的景象,新芽尚未被雨水打湿就已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姿态,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煎须卧石无尘客”可能指的是制作茶的方式,即使用石锅慢火煎茶,保持环境的清静与纯净。这样的环境有助于茶的香气更加浓郁,也反映了王珪对生活的某种追求。
  • “摘是临溪欲晓人”描述了采摘茶叶的场景,清晨的阳光洒在溪边,为忙碌的茶农带来了新的开始。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暗喻了人生的希望和活力。
  • “云叠乱花争一水”通过“云”、“花”的叠加和相互竞争,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动态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复杂变化和微妙平衡。
  • “凤团双影负先春”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名为“凤团”的茶叶,其外形优美,如同双影并肩,承载着春天的希望。
  • “清风未到蓬莱路”表达了一种向往之情,即使没有风来传递这份清新,但仍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远方的宁静与美好。
  • “且把吟瓯伴醉巾”则是对饮茶生活的诗意写照,无论是清醒时的沉思还是醉后的闲适,都能通过品茶得到心灵的满足。

《和公仪饮茶》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诗作,也是王珪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化和当时的文人生活状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