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刘侍郎三首 其一

早岁儒林俊誉流,中年持橐侍宸游。
论思清禁三朝遇,闲散殊庭二纪投。
迹与香山齐出处,诗将彭泽尽赓酬。
似闻璧水求三老,行起蒲轮慰九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刘侍郎三首·其一》是宋代王之望的作品,通过对刘侍郎早年及中年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人生轨迹及其文学成就。下面将详细介绍《贺刘侍郎三首·其一》:

  1. 作者简介
  • 王之望,字明卿(或名之望),号汉嘉,北宋时期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但活动于宋仁宗庆历(1041年—1048年)年间,与苏轼、苏辙兄弟关系密切,有“苏门学士”之称。
  1. 作品原文
    早岁儒林俊誉流,中年持橐侍宸游。
    论思清禁三朝遇,闲散殊庭二纪投。
    迹与香山齐出处,诗将彭泽尽赓酬。
    似闻璧水求三老,行起蒲轮慰九州。

  2. 作品分析

  • 早岁儒林俊誉流:这句反映了刘侍郎早年在儒学界的声誉和成就,他的才智和学识在当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中年持橐侍宸游:描述了刘侍郎中年时期的生活状态,他担任官职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皇帝服务。
  • 论思清禁三朝遇:指他在朝廷中受到重用,多次被引用参与国家的重要事务。
  • 迹与香山齐出处:这里的“香山”指的是诗人白居易,王之望将自己的仕途与白居易相提并论,说明他也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地位。
  • 诗将彭泽尽赓酬:表明刘侍郎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 似闻璧水求三老:这句话可能是指传说中唐玄宗曾召见李白等三位老人,这里暗示刘侍郎也有机会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
  • 行起蒲轮慰九州:通过“蒲轮”,即古代官员所乘之车以蒲草为席,象征着尊贵,这里表示希望刘侍郎能为整个国家带来福祉。

《贺刘侍郎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不仅记录了刘侍郎个人的一生和成就,也反映了宋代的文化风貌和时代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