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见月方以为喜既而阴蔽意殊不满东坡云良天佳月即中秋不以日月断也诸君有醵会之约复用前韵

中秋玩月小蓬莱,云掩清光不放来。
颇觉襟怀增梗槩,欲凭栏槛扫氛埃。
清宵忍放嘉宾散,明日还惊俗务催。
底用区区校时节,良天佳月即倾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到的文本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一首宋代诗人苏轼(东坡)在中秋之夜,与朋友相聚赏月时创作的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友人相聚时刻的珍惜之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等多面手。他的诗词作品以其豪放洒脱、思想深邃和艺术成就高而闻名于世,被后人誉为“诗界巨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通过描绘月亮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友情和家庭团聚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作者超脱的人生哲学和豁达的胸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