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霭祥云傍晓开,九重法驾太宫回。
一声静跸千官肃,卫士传呼御座来。
明堂观礼杂咏十三首 车驾回太庙
介绍
《明堂观礼杂咏十三首车驾回太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诗,共计十三首。这组诗主要描绘了皇帝在太庙举行的盛大典礼,以及皇帝的威仪和威严。
第一首诗中写道:“紫宸开宴日,青琐奉迎时。御气生天象,神光动地祇。”这首诗描述了皇帝在紫宸殿开宴的日子,群臣们齐聚一堂,气氛庄重而热烈。皇帝的气势如同天地之间的神灵,威严无比。
第二首诗中写道:“三清侍从俨,六御侍卫齐。玉佩鸣锵锵,金钟韵凄凄。”这句话描述了皇帝身边的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祇)和六御(皇帝所乘的车驾)都很庄严,他们的佩饰和音乐都发出清脆的声音。
第三首诗中写道:“九五功成事,三皇道合符。万方朝圣主,四海仰真儒。”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功成名就,与上古时代的三皇之道相合。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来朝拜皇帝,向他表示敬意。皇帝就像真正的儒者一样,受到四海的敬仰。
第四首诗中写道:“帝居严奉祀,宗庙肃尊严。宝册降灵龟,香炉升瑞烟。”这句话描述了皇帝在宗庙中举行祭祀仪式,他的宫殿非常庄严,祭坛上放着珍贵的册子,香烟缭绕。
第五首诗中写道:“丹陛拥千官,朱轮簇万乘。羽葆拥云盖,仗卫森罗列。”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皇宫中的威严,他身边有千名官员环绕,车轮上有万名官员跟随。皇帝的车驾被华丽的羽葆包围,警卫森严。
第六首诗中写道:“龙旌映日月,凤辇下云端。箫鼓喧天地,衣冠拜圣颜。”这首诗描述了皇帝的车驾在天空中行驶,箫鼓声震天动地。文武百官身着华丽的礼服,向皇帝行礼致敬。
第七首诗中写道:“八音奏雅乐,九奏扬钧天。玉漏滴长夜,珠帘卷晓前。”这首诗描述了皇帝举行宴会,八种乐器演奏美妙的雅乐,九种乐器奏出和谐的音乐,整个宫廷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第八首诗中写道:“九重天外迥,百辟国中遥。玉帛归黄道,金戈耀紫霄。”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的威严和权力,他来自遥远的国家,但地位崇高如黄道星一般。他使用玉帛作为礼物,金戈闪耀着光芒,象征着他的权威。
第九首诗中写道:“四牡行春色,双鸾舞晓风。花飞入帘幕,鸟啭出宫城。”这首诗描述了皇帝的春天出行,马匹欢快地奔跑,鸾鸟在空中翩翩起舞。花朵飘落进宫中的窗帘,鸟儿在宫城上空歌唱。
第十首诗中写道:“紫气浮阊阖,红光射斗牛。天门开洞府,阊阖纳祥休。”这首诗描述了皇帝的吉祥之气上升至天际,红色的光芒照亮了斗牛星座。他的宫殿门户敞开,欢迎天下百姓来朝见他。
第十一首诗中写道:“九五既临政,三正始调元。百辟皆拱手,万邦尽欢颜。”这首诗赞美了皇帝的统治,他的政治清明,使得天下百姓都感到欢喜。他们向皇帝鞠躬致意,各国都向他献礼。
第十二首诗中写道:“三光丽天阙,百福集皇家。四海无风涛,九重见太平。”这首诗描述了皇帝统治下的美好景象,天空中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很美丽,各种福气都降临到皇家家族。整个国家没有风浪和战争,只有和平与安宁。
第十三首诗中写道:“万国瞻元后,群贤仰圣恩。德高冠百王,业峻耸千寻。”这首诗赞美了皇帝的德行和功绩,他的地位超越了历史上的所有帝王,他的事业也非常高耸,像千丈高山一样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