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严留别 韵

之子有文行,常流窃比难。
授毫秋露下,开卷古风寒。
场屋推盟主,声诗立将坛。
论儒轻五霸,议古嫉三桓。
师仰唯韩愈,才名压李观。
固穷多短褐,忧道即忘餐。
见访山围郡,相逢菊满栏。
眼青怜造士,头白愧郎官。
罢举层霄远,监州勺水盘。
贫厨兼味少,市酝数杯酸。
旧业烦君勘,新题为我刊。
临岐留雅什,天马撼金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朱严留别韵》是一首五言律诗,出自中国宋朝时期诗人王禹偁之手,展现了诗人与朱严之间深厚的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之子有文行,常流窃比难。
    授毫秋露下,开卷古风寒。
    场屋推盟主,声诗立将坛。
    论儒轻五霸,议古嫉三桓。
    师仰唯韩愈,才名压李观。
    固穷多短褐,忧道即忘餐。
    见访山围郡,相逢菊满栏。
    眼青怜造士,头白愧郎官。
    罢举层霄远,监州勺水盘。
    贫厨兼味少,市酝数杯酸。
    旧业烦君勘,新题为我刊。
    临岐留雅什,天马撼金銮。

  2.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和朱严留别韵》通过描写朱严的言行,表达了自己对朱严深厚的友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上的艰辛和对名利的淡泊。
  •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秋露”、“古寒”等,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此外,诗歌的结构紧凑,情感流畅,体现了王禹偁作为宋代著名诗人的艺术成就。
  1. 历史背景
  • 宋朝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也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之一。王禹偁作为宋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 文学地位: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代表之一,王禹偁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风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社会影响
  • 文人交流:王禹偁与朱严的友情,不仅是两人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是当时文人之间交流与碰撞的体现。他们之间的友谊,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人交往的窗口。
  • 文化传播:王禹偁的诗歌在宋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朱严留别韵》中的一些诗句,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研究宋代文化的珍贵材料。
  1. 现代意义
  • 人文精神:王禹偁的诗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世界的建设。
  • 文化传承:王禹偁的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和朱严留别韵》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歌,也是一幅反映宋代文人生活和思想风貌的历史画卷。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