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道中口占二首 其一

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
慇勤将白发,下马照青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秣陵道中口占二首 其一》是北宋时期的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中的内心感受,以及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与苏轼并称“苏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赋等多种体裁,其中以诗成就最高,有“文章冠天下”之称。
  1. 作品背景
  • 王安石的政治生涯经历了起起伏伏,特别是在新法推行过程中遭遇守旧派激烈反对,变法派内部又不断出现争权斗争和摩擦。这些经历使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最终决定离开政坛,提出了辞职。
  1. 诗句解析
  • “经世才难就”:表达了王安石对于能够实现国家大计的才能感到难以企及;
  • “田园路欲迷”: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迷茫和困惑;
  • “慇勤将白发”:展现了王安石对老年时光的珍惜和对青春流逝的无奈;
  • “下马照青溪”: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放下权力后的轻松和自在。

王安石的《秣陵道中口占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状况和个体心路历程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王安石的生平与思想,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