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绍立往高陂游学

天下干戈未尽稀,独骑瘦马苦吟诗。
穷山窟里携书剑,半夜不眠听鼓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庭圭的《送胡绍立往高陂游学》是一首描绘战争时期士兵形象的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胡绍立远行求学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战争背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王庭圭,宋代诗人,字民瞻,号卢溪,吉州安福(今江西遂川)人。他于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及第,曾任茶陵丞,因敢于直言而被贬至新州(今属广东),后在高宗绍兴年间得到平反。
  1. 诗作原文
  • 原文:天下干戈未尽稀,独骑瘦马苦吟诗。
  • 注释:天下战乱不断,但战争已经消耗了许多人和武器,所以很少有干戈在挥舞。
  • 译文:天下战争尚未完全平息,只有一人骑着瘦弱的马匹苦苦吟咏诗歌。
  1. 主题思想
  • 反映时代: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通过描写胡绍立的远行求学之旅,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 个人情感:诗人对胡绍立的离别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未来前途的美好祝愿。

王庭圭的《送胡绍立往高陂游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对人性、和平与希望的一次深刻探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之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