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翠裳微护冰肌,夜深暗泣瑶台露。
芳容淡泞,风神萧散,凌波晚步。
西子残妆,环儿初起,未须匀注。
看明珰素袜,相逢憔悴,当应被、西风误。
十里云愁雪妒。
抱凄凉、盼娇无语。
当时姊妹,朱颜楼褪酒,红衣按舞。
别浦重寻,旧盟唯有,一行鸥鹭。
伴玉颜月晓,盈盈冷艳,洗人间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是一首描写白莲的文学作品,出自宋末元初词人唐珏之手。这首词通过对白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在自然之中的独特姿态与悲凉命运。以下是对《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唐珏(约公元1279年前后在世),字子高,号玉溪生,南宋末年至元初年间的人物。他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其词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以及词人个人的感慨和哀愁。
  1. 创作背景
  • 唐珏生活在宋末元初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唐珏通过《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该词的创作,可能与其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受到当时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从而寄托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1. 词作主题
  •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以“白莲”为主题,上片描写白莲的姿质与孤洁,下片则抒发了白莲叶、莲房、莲花凋残的凄凉景象,全篇风格悲凉而缠绵悱恻。这首词不仅描绘了白莲的自然美,更通过这一自然元素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1. 艺术特色
  • 该词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白莲的形象,从外部形象到内在气质进行全方位的刻画。通过白莲的形象传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乱世中的孤独感怀。
  • 整首词的结构严谨,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通过对白莲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1. 文化影响
  •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作为咏莲词中的经典之作,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被后世广泛传颂。这首词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也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 此外,该词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也为后来的词作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它的出现,标志着宋末元初时期词坛的一种新趋势,即在词中融入更多的现实关怀和哲理思考。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不仅是一首描写白莲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富有深度和内涵的佳作。通过对白莲的形象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该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宋末元初时期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