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司直兄 其一

老厌鸳行武,骑鲸不肯留。
空存丹棘谳,未告紫宸猷。
黄老辜初志,青山飏晚谋。
夕阳无限好,心事竟悠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司直兄》是宋代诗人王柏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共三首。下面是对该组诗歌的介绍:

  1. 作者介绍:王柏(1197-1274),字会之,号鲁斋,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王柏少时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他曾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并有著述繁富的文献存世。

  2. 诗歌原文
    老厌鸳行武,骑鲸不肯留。
    空存丹棘谳,未告紫宸猷。
    黄老辜初志,青山飏晚谋。
    夕阳无限好,心事竟悠悠。
    典重班诸老,声名始璧流。
    开尊口佳士,襆被闯前脩。
    月冷金闺籍,尘生玉杖鸠。
    梅岩伤目处,雁影正宾秋。
    晚始亲荆玉,劬愉气谊稠。
    泰坛霜月下,暑枕夜江头。
    一困关公念,连书释我忧。
    平生知己泪,寂寞洒新楸。

  3.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描写王柏对于逝去朋友的追思与缅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友情珍贵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友人生前事迹的回忆,展现了友人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怀念之情。

  4. 艺术手法: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情感,如“晚始亲荆玉”中的“荆玉”寓意着坚毅与忠诚,“青山飏晚谋”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此外,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王柏通过《挽司直兄》不仅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其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