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
形势地,还如昔。
谈笑里,封侯觅。
岂有于前代,无于今日。
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
看诸公、事业卜枭卢,何劳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用吴渊吴潜二公韵》是宋代诗人王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吴渊和吴潜两位诗人的韵脚,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王淮,字子高,号履斋,是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在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淮西财赋总领期间游乌衣园时写下该词。
  2. 作品原文: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3. 艺术手法:此词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古今人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英雄时代的怀念。
  4. 历史背景:王淮在南宋末期担任重要职位,他的这首词创作时间正值南宋末年,这一时期的政治局势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王淮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5.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的诗词之一,《满江红·用吴渊吴潜二公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情感,还体现了宋代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时代风貌。
  6. 文化意义:《满江红·用吴渊吴潜二公韵》不仅是王淮个人的文学创作,更是宋代文化的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社会的风貌、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当时的社会矛盾。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展示了宋代诗词在艺术表现上的创新和突破。
  7. 现代影响:虽然《满江红·用吴渊吴潜二公韵》创作于宋代,但它仍然被广泛传颂和赞誉。在现代汉语中,许多诗歌和歌曲都引用了这首词中的一些句子或意境,以此表达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此外,王淮的名字和作品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满江红·用吴渊吴潜二公韵》不仅是王淮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宋代诗词艺术的高度体现。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当时的社会矛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