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孤村静,青松一径斜。
问程愁客路,托宿到僧家。
香鼎生云穗,茶瓯涌雪花。
胸襟添道气,隐几息喧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落日孤村静,青松一径斜。
问程愁客路,托宿到僧家。
香鼎生云穗,茶瓯涌雪花。
胸襟添道气,隐几息喧哗。
《过凤隐山》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人。他出生于一个学术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王炎十五岁时开始学习文章写作,并在乾道五年中进士。随后,他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后再次调任鄂州崇阳簿,后来被江陵帅张栻召入幕府,并得到他的赏识和提携。
作品原文:落日孤村静,青松一径斜。问程愁客路,托宿到僧家。香鼎生云穗,茶瓯涌雪花。胸襟添道气,隐几息喧哗。
作品赏析:《过凤隐山》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山村景象和一位旅人在黄昏时分的心境。诗中的“落日孤村”与“青松一径斜”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孤独的画面,而“问程愁客路”则展现了旅人的迷茫和思乡之情。最后两句“香鼎生云穗,茶瓯涌雪花”不仅描绘了细节,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过凤隐山》不仅是王炎个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亮点,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禅宗思想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学的理解,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宋代诗歌魅力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