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六

有孙有孙未冠巾,颀颀状貌如成人。
谓其长大习诗礼,他年可望高吾门。
岂期一旦舍我去,白首老翁徒痛心。
呜呼六歌兮音调急,独坐吞声襟袖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歌》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杜工部等,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的诗歌广泛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现实,被誉为“诗史”。

在您提供的文本中,提到了杜甫的《同谷七歌》。这实际上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共有七首,通常被称为《同谷七歌》。这组诗描绘了杜甫晚年流寓成都时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悲凉。每首诗歌都以“观者不取其辞”开始,表达了对单纯追求形式和技巧而忽略了诗歌深层情感表达的批评。

《同谷七歌》中的第六首名为《有客》,全诗如下:

客至 有酒 有肉
投宿 请食 请饮
主人 乐乎?
客 笑矣 欢乎

这首诗虽然简短,却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士人与朋友间交往的情景。它体现了杜甫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物质享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