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明观

甘卓祠东流水西,插云梁栋跨鲸鲵。
初惊蓬岛在平地,又恐桃花出此溪。
露草池塘铺翡翠,风筠栏槛撼玻璃。
景星旧事虽优劣,名实才分自不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虚明观》是宋代诗人王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作者独特的文学理念和审美追求,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风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简单介绍:

  1. 创作背景:作为宋高邮人或如皋人的王观,其一生经历了从进士到除名、永州编管的转变,期间他也曾官至翰林学士(有争议),但最终因应制词被宣仁太后贬谪。在政治风波和个人命运的起伏中,他的文学创作也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变化。
  2. 艺术手法:《虚明观》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通过精细的意象描绘和深刻的意境表达,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空明的艺术风格。诗中的“甘卓祠东流水西,插云梁栋跨鲸鲵”等句子,不仅富有视觉冲击力,也富含哲理意味,表达了对自然与宇宙和谐共处的向往。
  3. 思想内涵:该诗体现了王观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于自然和宇宙秩序的认知。《虚明斋》中,“道源冷然白,疏通无一尘”等诗句,透露出他对超然物外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这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4. 文化影响:王观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一定的认可,其文学成就得到了刘勰的肯定。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将“虚静”作为一种理想的文学创作状态进行了阐述,可见其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虚明观》不仅是王观个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品,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