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一

胸中道德五千文,聊借高堂发妙音。
背倚飞楼怀古意,面临止水正人心。
新荷此际敷青叶,稚柳他年贮绿阴。
但使厨烟无太远,时来分座伴孤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天宝六载(747),当时杜甫在夔州担任节度参谋,观政堂是他新近建立的官舍。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内容:
  • 第一句“昔年曾赋北征篇”,回忆了杜甫过去写过的关于北征的篇章。
  • 第二句“今见东阁建高轩”,表达了现在看到的观政堂高高的楼阁。
  • 第三句“谁言此地无神仙”,表示这个地方确实隐藏着许多有才华的人。
  • 第四句“吾亦留侯业未全”,暗用了留侯张良的故事,表明自己也想像张良一样功成名就。
  • 第五句“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暗示了期待与朋友共饮,再次讨论文学。
  1. 艺术特色:
  • 杜甫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如“北征篇”和“留侯业”,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文化底蕴。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观政堂的描述引出自己的感慨和期望,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胸怀。
  1. 历史背景:
  • 此诗创作于杜甫流寓夔州的时期,这一时期他经历了很多政治风波和个人挫折,但仍然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忱和才华。
  • 杜甫对文化和政治都十分关注,他的诗作往往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抱负的诗歌,也是杜甫作品中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