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君玉与史乔年

弩矢先驱导绣衣,芙蓉倒影动旌旗。
行归容与螭头陛,且去摩挲岘首碑。
吴帝城边逢此日,越王楼上忆他时。
相烦问讯隆中陌,尚有当年草木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张君玉与史乔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质。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经典古诗,体现了王质对古代文人雅集场景的深刻描绘。以下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王质(生卒年不详),字叔文,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脱俗。
  1. 诗作原文
  • 弩矢先驱导绣衣,芙蓉倒影动旌旗。
  • 行归容与螭头陛,且去摩挲岘首碑。
  • 吴帝城边逢此日,越王楼上忆他时。
  1. 诗意解析
  • 首两联通过“弩矢”和“绣衣”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庄重而典雅的氛围;“芙蓉倒影”则暗示着水面的美丽景致,整个画面既宏大又细腻。
  • 第三联中,“容与螭头陛”,意指帝王的宫殿阶梯,表达了诗人在古迹前的沉思;“摩挲岘首碑”则让人联想到历史遗迹,引发无限遐想。
  • 最后两句通过对吴帝城与越王楼的提及,展现了历史的深远和时间的流转给诗人带来的感触与回忆。
  1. 艺术特色
  • 此诗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弩矢”、“芙蓉”等,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加深了诗歌的内涵和哲理性。
  • 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个词句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古典美和现代美的交融。
  • 王质善于利用对比和联想来强化主题,如在描绘历史遗迹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反思。

《和张君玉与史乔年》不仅是一首反映古代文人聚会的诗歌,也是一部展现王质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艺术视角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启示,让人们在欣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