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一

栗里柴桑事事无,但言吾亦爱吾庐。
扫开秋草门前路,恐有观潮访后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全诗共六句,每一句都表达了作者对窦伯山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首句“幽人归独卧”,描述了主人公在深山中独自卧居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的人,而“归独卧”则表达了他们远离尘世喧嚣,只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次句“岩谷静无声”,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所在环境的宁静和祥和。岩石、山谷之间一片寂静,没有一丝声响,仿佛只有风和鸟鸣声才能打破这份宁静。这种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三句“清泉石上流”,再次展现了主人公所在环境的清幽。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淌下来,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这种声音似乎也成为了自然界的一部分,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第四句“白日掩紫阁”,描述了主人公在山中的所见所感。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紫色楼阁,洒在青翠的山林之上。这画面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一句“松间多白云”,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和白云的喜爱。松树之间弥漫着洁白的云朵,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种美景似乎也成为了自然界的一部分,给诗人带来了一种愉悦和满足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山中的隐居生活和周围环境的美景,展示了杜甫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