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观政池桥

西彻秦川东剑关,十有六州无间言。
威声浩荡流东南,与大江水同发源。
节麾毵毵绣衣鲜,刚风吹上九天门。
手从瑶宫掇明月,贮在官池水不浑。
菱叶荷花净晼晚,舂锄属玉来频烦。
冷光烈烈射地骨,魑魅辟易声烦冤。
牛腰抱去凫行速,来瞰皎洁听潺湲。
玉龙蟠底抱奇宝,獠奴试可呼昆崙。
洞庭青草似天阔,滟滪瞿唐如马奔。
不如我池有幽致,宝奁平开秋露洗。
高人未到已神融,俗客若来应颡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质的《题观政池桥》

在阅读《题观政池桥》时,我被作者深邃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王质,一位才华横溢的宋代诗人,他的笔触犹如锋利的剑,直指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题观政池桥》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抱负的作品,更是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一种批判和社会观察的反映。

诗的第一句“西彻秦川东剑关”,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展示了从西边到东方的辽阔地域,以及秦川和东剑关的地理特征,这不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也隐含了对整个国家版图的宏观把握。接下来的诗句“十有六州无间言”,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言论自由受限的担忧,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些简洁有力的词汇,王质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于言论自由的珍视以及对政治压制的不满。

“威声浩荡流东南,与大江水同发源”进一步描绘了国家权威的强大与不可动摇,暗示着任何试图挑战这一权威的力量都将被压制。最后两句“节麾毵毵绣衣鲜,刚风吹上九天门”则是作者直接的政治隐喻,象征着权力的运用和执行需要刚毅、果断,正如风一般横扫一切阻碍。

《题观政池桥》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政治深刻的洞察力,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王质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也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通过欣赏《题观政池桥》,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思想风貌,感受到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价值和文化传承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