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空上人归育王

生涯挑上古藤梢,归心飞渡鄞江潮。
长安贵人足官府,不似育王山色高。
山前山后松风岑,一衲无尘双蹻轻。
月寒濯足半溪玉,日净穿林两袖云。
吾生浪走逾千里,天涯踏破青鞋底。
谁令插脚堕红尘,只恐愈深收不起。
千载此山端有期,翩翩清梦随君飞。
他年拄杖叩泉石,莫认此翁作生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空上人归育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王质所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作于诗人的友人即将离开之时,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不舍之情。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化背景:

  1. 内容概述
  • 送别场景:诗中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友人即将离去,作者在鄞江之畔送别友人,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自然描写:通过对鄞江潮涌、松风岑寂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卷,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
  • 友情表达:诗中通过“谁令插脚堕红尘,只恐愈深收不起”等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王质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每一句都蕴含深意,体现了他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 情感真挚:诗中的离情别绪虽然含蓄,但真挚感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文化底蕴。
  • 意境深远: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既宏大又细腻的艺术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1. 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王质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 经学家身份:王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经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中融入了深厚的儒家思想,使得他的诗歌不仅具有美感,还富有哲理。
  1. 影响及评价
  • 后世影响:《送空上人归育王》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许多学者和读者都认为这首诗是王质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送空上人归育王》是王质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文化意义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质深邃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学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