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叔向归永嘉 其一

玉麟堂上共论兵,众里逢君眼为明。
自愧腐儒宁有用,却怜志士竟无成。
学书不作千人敌,归计犹馀一叶轻。
何必封狼方快意,只须垂世用诗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叔向归永嘉 其一》是宋代诗人王遂所作。下面将围绕这首诗的内容、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1. 诗歌内容
  • 共论兵书的情谊:诗的开头“玉麟堂上共论兵”,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玉麟堂上讨论兵书的场景,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
  • 自我反思与批评:诗中的“自愧腐儒宁有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有所建树的自嘲,以及对传统儒学价值的反思。
  • 对友人的同情:诗人对友人黄叔向的经历表示同情,“却怜志士竟无成”,暗示了对朋友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关怀。
  • 个人抱负与现实的落差:“学书不作千人敌”一句,反映了诗人虽致力于书法学习,但在技艺上尚未达到顶尖水平,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才能的自知之明。
  • 回归与期望:结尾“归计犹馀一叶轻”,寓意着尽管面临困境,诗人仍抱有一丝希望,期待自己的回归能为世所用,体现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1. 主题探讨
  • 友情与认同: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两人间的深厚友情和相互理解,强调了友谊在人生旅途中的价值。
  • 自我认知与接纳: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对自我的深刻认知,即承认自己作为“腐儒”的局限,同时也展示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诗中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通过对古代书院场景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历史沉淀下的文人交流氛围。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无论是对自己的失望还是对友人的同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共鸣。
  • 语言风格:全诗语言精炼,用词考究,尤其是对仗工整、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

《送黄叔向归永嘉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和自我反思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展现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