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意犹藏萼,桃腮已放花。
地疑时候恶,律恐统元差。
寒涨渔舟水,春明道观霞。
老来无赏玩,痴坐惜年华。
冬日见桃一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日见桃一首》是宋代诗人王阮创作的五言律诗作品。在这首诗中,王阮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的一棵桃树,通过对桃花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岁月流逝之感。以下是对该诗词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宋·王阮(?~128),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1179年)知新昌县。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隐庐山。嘉定元年卒。
诗歌原文:
梅意犹藏萼,桃腮已放花。
地疑进候恶,律恐统元差。
寒涨渔舟水,春明道观霞。
老来无赏玩,痴坐惜年华。主题思想:此诗通过描绘冬天中的桃树与桃花,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中的“梅”与“桃”代表了四季更替中的生命循环,而“桃花”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中的“寒涨”“春明”等意象,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简单的物象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冬日见桃一首》是王阮以其特有的视角,将冬日的美景与内心的感慨融为一体,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王阮成功地将一幅动人的画面呈现给读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