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 其二

乱后无鸡犬,昏到足蚋蚊。
有翁如老鹤,蹙頞说官军。
理谷为春种,鞭禾到夜分。
与儿再三话,衣食在辛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田舍其二》是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写田间劳作的欢乐和怀古言志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归耕田园的向往以及远离污浊世态的决心。诗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2. 作者简介:陶渊明,晋宋之际的文学家,以其独特的田园诗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多反映归隐思想,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传达了他对世俗社会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3. 诗歌解析

  • 田园生活的喜悦:诗中描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
  • 归隐的决心:诗人通过对孔子遗训的思考,表达了效仿前贤、远离污浊世俗、躬耕自给的决心。
  • 对现实的思考:诗中的“忧道不忧贫”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
  1. 主题分析
  • 田园生活的诗意描绘:陶渊明在诗中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 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通过对古代圣贤的生活方式的赞颂,反映出诗人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尊重。
  1. 艺术特色
  • 语言的精炼与含蓄: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充满韵味,能够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 意境的深远与独特:陶诗中常常展现出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1. 历史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成为后人效仿的对象,对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的传承:陶诗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理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田舍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文化的缩影,它承载着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可以更好地领会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