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四首 其一 颐真

门外长安道,纷纷名利人。
谁知方寸许,有地可颐真。
真能了万象,亦复冥诸尘。
不离虚幻境,举目见全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风四首 其一 颐真》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史浩,字直翁,号溪堂,又号渔阳子,宋代词人,有《大江曲》。

  2. 诗词原文
    门外长安道,纷纷名利人。谁知方寸许,有地可颐真。
    真能了万象,亦复冥诸尘。不离虚幻境,举目见全身。

  3. 诗意解析:诗中描绘了一幅繁忙的都市景象,人们为了名利而奔走,却不知道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这里“颐真”指的是心灵的归宿,即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诗人通过“真能了万象”、“亦复冥诸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领悟。最后一句“不离虚幻境,举目见全身”进一步强调,尽管外在世界充满诱惑和虚幻,但只要心中有所依归,就能够洞察一切,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4. 创作背景:史浩生活在宋哲宗至宋徽宗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社会动荡的时期。史浩作为一位文人,对于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追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通过《古风四首 其一 颐真》,反映了他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和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5. 艺术特色:史浩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颐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宋代文学的魅力。通过对名利的反思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史浩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6. 鉴赏评价:《颐真》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哲学的诗歌,也是对宋代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它展示了诗人超越物质欲望,寻求精神寄托的决心和智慧。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

《古风四首 其一 颐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最终实现身心的和谐与统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