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其四 登小吴台小饮

生涯何有但青山。
小溪湾。
转潺湲。
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
茅舍半敧风雨横,荒径晚,乱榛菅。
强扶衰病上巉巅。
水云闲。
伴跻攀。
湖海苍茫,千里在吴关。
漫有一杯聊自醉,休更问,鬓毛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叶梦得的《江城子其四 登小吴台小饮》是一首宋代词人叶梦得创作的佳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57年前后,正值南宋偏安江南一隅之时,北伐事业遭遇挫败,朝堂上主战派与守成派的矛盾激化。叶梦得以他独特的文学才华,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又字觉老,晚年号石林居士,汉族,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与朱熹、陆九渊并称“东南三贤”,在文学上尤以诗歌著称,有《石林词》。
  1. 诗词原文
    生涯何有但青山。小溪湾。转潺湲。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茅舍半欹风雨横,荒径晚,乱榛菅。强扶衰病上巉巅。水云闲。伴跻攀。湖海苍茫,千里在吴关。漫有一杯聊自醉,休更问,鬓毛斑。

  2. 诗词赏析

  • 主题情感:该词描绘了词人退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场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写,如“生涯何有但青山”中的“青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而“湖海苍茫,千里在吴关”则表达了词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 语言特色:“水云闲。伴跻攀”一句中,通过“水云”与“跻攀”相结合,形象地展现了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江城子其四 登小吴台小饮》不仅是叶梦得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化与政治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词的深入理解与学习,可以更好地把握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取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