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十九

草草一年真过梦,此生不恨萍浮。
且令从事到青州。
已能从辟谷,那更话封留。
好月尚寻当日约,故人何啻三秋。
援琴欲写竹间流。
此声谁解听,空上仲宣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寄酬李十九》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人在旅途中的离别和重逢,以及彼此间深深的友情。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嘉兴人。朱彝尊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诗词创作上推崇姜夔、张炎,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
  1. 词作原文
    问讯谪仙今好在,年来酒债都消。园花闲付僰童浇。诗题过水寺,种秫隔溪桥。白发自怜归未得,生涯老渐萧条。天书虚负故人招。秋风茅屋破,梧叶几回飘。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整首词通过描写旅途所见的自然景色,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感受,使整首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意象鲜明:词中运用了诸如“红尘鞍马”、“红亭路”、“长安日下”等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与离别的凄凉。
  • 语言精炼:该词的语言简洁而不失深意,每个词句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首词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1. 情感表达
  • 词中提到“白发自怜归未得”,反映出诗人对于未能及时归家的遗憾和无奈。
  • “生涯老渐萧条”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 通过对“天书虚负故人招”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眷恋。
  1. 主题思想
  • 此词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友情、别离与归隐的主题。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反映了人在旅途中对故乡和旧日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临江仙·寄酬李十九》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艺术价值的词作。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离别描述,更是对友情、人生以及自然美景的一种深情抒发。通过对朱彝尊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这首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领悟其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