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留李师炼丹既而不果

火养经年汞未收,病身还向急时求。
道人别觅安炉地,今夜潮平下馆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众议留李师炼丹既而不果》是一首七言绝句,由宋代诗人叶适创作。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社会对炼丹术的讨论,以及这种讨论未能实现的情景。

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时期人们对于炼丹术的兴趣和态度。诗中描述了火养经年汞未收的情况,表明炼丹术在长时间的实践后仍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自己身体不佳,需要急时寻求治疗的心态,以及道人寻找新的炼丹场所的情景,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对炼丹术的失望和无奈。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炼丹术的徒劳无功和诗人自身的困境。诗中的“火养经年汞未收”与“病身还向急时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表达了对炼丹术的执着,后者则反映了诗人自身的现实需求。而“道人别觅安炉地”和“今夜潮平下馆头”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炼丹术的失望情绪和对未来的无奈期待。

从历史背景上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炼丹术盛行的时代。炼丹术在当时被视为追求长生不老的重要手段,因此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叶适作为当时的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创作自然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由于叶适本人对于炼丹术持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他的创作也反映了个人对于社会观念的挑战和批判。

《众议留李师炼丹既而不果》不仅是叶适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宋代社会炼丹术热潮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叶适作为文学家的独特贡献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