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常之挽词 其一

晋画唐吟老愈奇,堪嗟动转是风机。
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里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翁常之挽词·晋画唐吟老愈奇》是宋代文学家叶适的作品。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叶适(1118年—1278年),字正则,号水心,又号至能居士,浙江温州人。他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是一位杰出的宋代文学家和思想家。

  2. 创作背景:《翁常之挽词·晋画唐吟老愈奇》的确切创作时间和地点不详,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可以推测,这应是叶适在晚年或晚年之后所写。当时,叶适可能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亡友翁常的缅怀之情溢于言表。

  3. 诗歌原文:晋画唐吟老愈奇,堪嗟动转是风机。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里归。

  4.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首句“晋画唐吟老愈奇”,通过提及晋代的绘画与唐代的吟咏,展现了诗人对古人风雅的追忆。第二句“堪嗟动转是风机”,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无奈与感慨。第三句“幸能栩栩形中去”,意味着尽管世事多变,诗人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末句“何不蘧蘧梦里归”,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即在梦中回到无忧无虑的生活中。

《翁常之挽词·晋画唐吟老愈奇》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值得赞赏,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蕴更是让人深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叶适的文学成就及其时代背景,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对于生命、友情和理想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