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诗 其一

秋水风波大,嗟嗟未可游。
渔樵自应乐,圭组为谁忧。
直木知先伐,明珠忌暗投。
果然钩可曲,不惜取封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组诗,共五首(通常认为是六首) 。以下是对其中第一首《归园田居·其一》的详细介绍:

  1. 作品简介:《归园田居》是一组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由晋宋之际的文学家陶渊明所创作。这组诗不仅记录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由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且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归自然的渴望。
  2. 创作背景:陶渊明在辞去彭泽令之后不久,即晋安帝义熙二年(406年),约四十二岁,开始了他的《归园田居》创作。此组诗大约写于他辞官归田后不久,此时诗人四十二岁。
  3. 作品内容:《归园田居·其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诗人以尘世的喧嚣对比田园的宁静,抒发了对世俗生活的热情消退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深切向往。
  4. 艺术特色:该诗采用了平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述了乡居生活。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农田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自豪感。
  5. 文化意义:作为陶渊明田园诗的开篇之作,《归园田居·其一》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生活哲学,还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及其后续的作品,成为后世许多文人墨客仿效的对象,也成为了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生活及思想的重要文本。

《归园田居·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和自由向往的诗歌,它更是中国田园诗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